2022-2007年海南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作文)
1. (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内容及格式,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doc完整格式文档及答案。
“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在《致年轻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孩子们,你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人生大目标,去帮助你们走过那些痛苦的、坚持不下去的时刻。但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们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爬着爬着,或许就走过了那一段黑暗的路,拨云见日。”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给全国青年朋友们写了一封特别的信《不被大风吹倒》。在信中,莫言分享了在艰难时刻给他带来力量的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爷爷带着他与狂风对峙并最终战胜狂风的经历。他勉励大家:“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不能被生活打倒。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和立意,拟写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2)给你的学弟学妹或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分享阅读以上材料的心得体会。
(3)作家莫言在信中分享爷爷带着他与狂风对峙并最终战胜狂风的故事时,写道:“小时候,我跟爷爷去荒草滩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旋转着的黑色圆柱(龙卷风)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事,具体情景又是怎样的?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 (2021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为缅怀“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阳光学校九(3)班召开了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老师和同学们倾情回顾了袁隆平的一生。
师:2021年5月22日,被世人誉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全世界为之痛惜!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生1:他个子不高,长相平平,但很乐观,爱好广泛,他最爱游泳和打排球,81岁还参加排球赛,他平时喜欢在实验田里拉小提琴。
生2:袁隆平爷爷一生低调且朴素,他不住豪宅,不穿名牌,不食大餐。
生3:他心怀梦想,目睹了那个年代断粮缺食的生活状况,他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并一生为此苦耕不辍。他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世界!
生4:他对给予他帮助的人心存感激,他说母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曾在给母亲的信中说:“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请任选一题作文。
(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2)请将题目“袁爷爷教会我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演讲稿。
(3)“世界”可以是个人的“小世界”,也可以是家庭、学校、社会,还可以是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如果你心中也有这样“一粒种子”,你所改变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请发挥想象,以“我有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3. (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题作文。(50分)
(1)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廉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
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期待中,期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成为精英固然很好,成为快乐充实的自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
请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 (2019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题作文。(50分)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郑学勤,天然橡胶研究专家,熱带作物科学家。六十多年前他来到海南,立志为祖国铺下“无胶国”的帽子。为了这一梦想和使命,郑老几十年如一目坚中着责任和担当,虽历经千辛万苦,但初心不改,信念从未动按,为中国路于世界产胶大国的行列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老骥伏据,志在千里:烈士幕年,壮心不已”,为了帶领农民脱贫致富,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老专家依然走在研究热帶作物的路上,培育无核荔枝,寻找诺丽果,研究辣……续写着梦想和使命的断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